文法学院简介
文法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法学、秘书学、社会工作、知识产权六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38人,教育硕士(学科语文)领域在读研究生21人。
文法学院在岗教师7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2人;博士学位教师11人,硕士学位教师47人,著名作家王蒙为文法学院名誉教授。现有文法专业资料室、文法综合实训中心、法律诊所、法律援助工作站4个实践教学机构。建有多门线上线下开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流本科建设课程;拥有汉语言文学和法学两个优秀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和法学两个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建有冀东文化研究基地、河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研基地和秦皇岛市人大地方立法咨询研究基地、秦皇岛葡萄酒产业产学研示范基地、秦皇岛市法律援助中心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作站3个市级政产学研基地,成立了长城文化研究所、孤竹文化研究所、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所3个校级非实体科研机构。
文法学院教学严谨,学风优良。五年来,共考取研究生272人,考取各级公务员63人,司法考试通过率超过30%。现有海鸥艺术团、汉伊文化社、鸿涛辩论社、林夕文学社、法律志愿者协会等5个学生社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汉语言文学
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创办于1997年,2017年以来一直是本科第一批次招生,2015年开始教育硕士(语文学科领域)招生,现为校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以及较强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在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其他相关教育机构承担语文教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修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等。
师资力量雄厚。著名作家王蒙为名誉教授。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人,教授3人,副教授22人,博士7人,硕士20人,硕博比例及高级职称比例均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近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在省级以上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近二十部,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10余项。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本专业是学校最受欢迎的本科专业之一,一直坚持以“厚基础、高素养、强能力”为培养特色,秉持“专业素质强、教学能力强、育人能力强、自我发展能力强”的“四强”育人理念,构建了完备的“见习-实习-研习”三贯通的实践体系和校内、校外导师协同育人的“双导师制”,同时开拓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为今后就业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本专业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考研率和就业率,考研录取的院校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就业方向呈现多样化,就业岗位多见于各类机关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教学人员、各类公司文员等,就业率达99%以上。教师资格证考取率达90%以上。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学语文教学以及在各类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2人,博士7人,硕士18人。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和文化传播能力。同时,培养目标紧紧围绕三大原则:第一突出学生中心,注重激发学生对汉语教学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第二突出产出导向,主动对接河北省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元化培养目标,一是教师,二是研究人员,三是办公室文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有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第三突出持续改进,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专业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语言教学法、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写作、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育学、心理学等。
学生毕业发展方向:读研(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文学方向硕士等)、中小学教师、办公室文员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基本功扎实,考研率在学校各专业中居前列,升学率最高达班级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一,考取的学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大学、苏州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
法学
法学专业创办于1998年,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
优秀的教学团队。法学专业现拥有专职教师20余人,实践部门兼职教师20余人。专职教师中博士3人,硕士14人;教授职称3人,副教授职称14人,其中有12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含律师职业资格),多位教师具有复合学科背景或一线工作经历,教师的硕博比例、职称比例、学缘结构均符合教育部要求。
完善的培养体系。法学专业以学生毕业后五年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科学的设计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基础课程;同时还要完成认识实习、职业技能实习、顶岗实习、法律诊所、模拟法庭等实习实训课程。
充分的教学保障。法学拥有模拟法庭实训室,专业资料室、法律援助站等校内实训基地;法学专业和秦皇岛市级和区(县)级法院、检察院、公证处、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协会等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
突出的培养效果。近几年,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国家、省级学科竞赛中率获佳绩;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达到30%以上;多位同学考入法学专业知名院校的研究生。历届毕业生大都从事法官、检察官、书记员、律师、公务员、企业法务等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工作,初次就业率达到87%以上。
秘书学
我校秘书学专业创办于1988年,2015年开始本科招生,有32年办学经验。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校内有文法综合实训中心、专业资料室,校外有10余家实习基地,能够满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需要。
我校秘书学专业坚持“一主双基,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即以秘书学专业理论与技能为主,以汉语言文学和管理学两个课程模块为基础,秉持“厚基础、重技能、攻专精”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秘书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办公室事务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活动组织、沟通协调等方面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秘书学概论、办公室事务管理、秘书写作、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秘书心理学、中国秘书史、秘书礼仪、领导科学、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现代办公技术、会议策划与组织、社会调查与统计等专业核心课程。
毕业生主要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助理、文案策划、公关策划、文档管理等文员工作。就业率均在97%以上,研究生录取率在29%以上。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创办于2003年,2018年开始本科招生,是国家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急需专业。学生毕业授法学学士学位。
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博士1人,硕士1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57%。拥有京津冀地区18家专业社工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校外指导教师队伍18人,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及社会工作实务能力,以期在学生毕业时获得优良的项目管理素养。
本专业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个案工作、社区工作、小组工作、社会工作法律、社会政策、社会行政、社会福利思想等。
主要面向政府相关管理领域,如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等职能部门,从事社会政策制定、执行等有关工作岗位;NGO组织管理岗位,主要从事机构统筹、规划、督导、评估工作。人才需求缺口大,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99.0%以上。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专业拥有专、兼职教师20余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4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从京津冀各级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实践部门聘请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官、律师、知识产权代理人担任特聘或兼职教师。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法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知识产权专业基本理论,能在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司法部门、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知识产权实务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工作。学生毕业授法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法学。专业主干课程有:法理、宪法、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代理实务、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实践环节有:知识产权认识实习、知识产权代理实习、模拟审判、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研究;也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国内外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从事知识产权实务工作。